不同的是,这是个专门建船的码头。
等待的过程总是漫长的,不知过了多久,营寨被打开。
满脸疲惫的萧嘉身后跟着数十个有关司吏走了出来。
见到刘荣后,萧嘉赶忙快步走到他跟前行了一礼。
“臣,少府卿萧嘉,拜见陛下。”
“免礼,”刘荣看着因为疲惫而逐渐消瘦的萧嘉,拍拍他的肩膀:“这些年,你辛苦了。”
萧嘉那消瘦的身体有些晃动,对刘荣深深长辑一礼。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臣苟利社稷,死生以之,不敢言累。”
刘荣心中大为感动。
别人不知道,自己可是一清二楚。
没有萧嘉的默默付出,大汉就绝不会这么顺利。
当年的对匈作战,到现在的新军。
再到现在研究的海船,处处都有萧嘉的影子和付出。
一个人的忠心和伟大,有时候真的不在于他说些什么,而在于做了些什么。
默默付出,有时候很多人都是做不到的。
“你萧嘉是朕的肱股之臣,是你挑起了大汉的脊梁,让朝廷有了这些先进的武器,才能更好地对付敌人。”
深深看他一眼,刘荣感叹道:“你,居功至伟。”
萧嘉洒脱笑笑:“臣不敢,这都是陛下指挥有方。”
看向里面,刘荣似有所指:“朕今天可是到了你的地盘了,你待会儿可得好好的和朕说道说道。”
多年的成果得到了陛下的首肯,如今就要展现成果,萧嘉心里十分的激动。
“顾所愿,不敢辞耳。”
…
“陛下请看,这是九原侯最近东征使用的战船。”
笑着在前面带路,萧嘉指向前面由工匠正在组装的庞然大物,对刘荣介绍道:“每一艘战船高二十余丈,长约五十余丈。”
“全力载兵可达三千人。”
“当然,这是不含辎重粮草的情况下。”
萧嘉笑笑,眼中满是自豪:“此次九原侯出征,每船不过乘坐千余人,剩下的都用来盛放军械粮草。”
“每侧,有炮孔六个,全船共十二个。”
“船身两侧,还有若干射击孔,可以用弓箭、火枪对敌人进行射击。”
“……”
萧嘉涛涛不绝的介绍下,刘荣对它有了最直面的认识。
汉船虽然比明朝的宝船差了些,可是在萧嘉的改造下,也差不了多少。
吃水量也好,运载士兵上面也罢,比其他船只那是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萧嘉叹了口气,对刘荣说道:“战船虽好,可是眼下也遇到了问题。”
“有何问题,爱卿但说无妨。”刘荣正色询问。
萧嘉看了眼刘荣,满脸无奈。
“陛下,修建战船需要参天巨木。可是津沽境内的巨木都是有数的。”
“长期以往,恐怕是接不上了。”
“再者,砍伐、运输也十分的艰难。”
“恐怕…恐怕…”
说到这,萧嘉原本就疲惫的脸上多了些无奈。
听了萧嘉的话,刘荣明白了他的意思。
简而言之,现在船厂缺木头。
缺的还是制造海船关键的龙骨。
刘荣沉思片刻,对他说:“海船至关重要,将来朝廷要大力发展海洋。”
“从军用的战船,到民用的商船都要源源不断生产出来。”
“你所需要的巨木,朕会给你优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