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43(2 / 2)

后世清庭为了抹黑崇祯,在清史中记载,获崇祯窖藏银大银两千余万两,估计原型就是这些李自成大银砖。

看着烈火中,金银器皿,头钗发簪几个滚落之后,最后化成了白花花的银子,李自成的那只独眼,情不自禁也跟着不断的冒着通红的火焰,变得血红。

“大哥您这儿有没有前明锦衣卫的用刑高手,他娘的,老子遇到了个老屎橛子”

真是一点儿规矩都不讲,骑着快马,刘宗敏直接奔了进来,翻身下马,气喘吁吁的叫嚷着。

可今个,李自成明显有些不对劲儿,足足一分钟,他这才在刘宗敏的嚷嚷中,艰难的把眼睛从小太监不断熔炼铸造的银锭子上拔了出来,旋即却又是木讷的一巴掌排在了刘宗敏肩膀上。

“京师的文官脏官儿们,还有多少”

第五百七十三章天在看

其实这些天,大顺在士林中的风评,还隐隐有些升高的趋势,虽然李自成在正阳门,卷了满朝文武的脸面,可是这些天他整治抄家了太监们

文臣和太监之间的仇怨有多大不说如刘瑾魏忠贤这样的权阉,就连曹化淳这样与东林素来交好,为了营救钱谦益甚至不惜亲自上阵,把当朝首辅温体仁都给搬倒了的清官太监,都免不了这些舌如利剑的文官打击。

曹化淳崇祯十二年就告老乞骸骨归了,崇祯十七年京师告破时候他已经再乡闲置六年了,可还有不知道多少文人恶意的把他编排到其中,哪怕毛珏那个时代,都有不少著作记载着曹化淳开城投降迎贼入,还有顺天府杨博,宛平杨世茂上书清庭,弹劾曹化淳不忠之奴,开城迎贼,百斩不足以恕

这种情况下,崇祯朝的大太监们抄家的抄家,脑裂的脑裂,自然引得文臣一片叫好声。

当然,这也是因为李自成当天下了这天下姓朱还是姓李,一帮子大臣不关心,他们关心的,只有自己能不能再捞到个一官半职,接着威风。

为了讨新朝欢喜,这些家伙都无耻了

这头崇祯尸骨未寒,那头大臣们的折子却又是雪花片子那样的递到宫中,不断向李自成劝进,在西安虽然建国称帝了可未定元年,未建帝号,如今在京师,正是应该重新建国建号,顺便把他们这些旧朝文武再收归麾下,接着作威作福。

这闹腾最凶的,还是东林麾下的复社新贵,庶吉士周钟,他是把肚子里锦绣文字都拿了出来,在牛金星的授意下写了士见危致命论,文章中把李自成吹捧成功盖尧舜,德比汤武,又把旧主崇祯比作独夫授首,天下归心。

更无耻的是,靠着劝进书和这篇士见危致命论,周钟俨然以牛丞相门生自诩,四处炫耀,竟然还引起了士林的嫉妒,当年东林六君子之一,魏大中的儿子魏学濂逢人就说:此语出吾手周生想不到这些

他这勉强算是个小辈,拉开这脸面就拉开了,可就连东林的老一辈,江左三大家之一的龚鼎孳也是逢人就说:此语出吾手,周生魏生想不到这些

争夺个献媚跪舔的名义都如此赤裸裸,如此的低下到无法形容,相比于什么阉党齐楚浙党,东林党的丑陋面目,同样的令人作呕。

这几天李自成在太监勋贵们身上铐掠饷银,反倒好像是狮子扑倒了斑马,给秃鹫留下了肉渣残羹那样,这头为了筹齐银两给刘宗敏,省的挨鞭子挨大枷,一个个世侯勋贵家人不得不把祖传的宝贝还有庄园田地低价卖出,正好又便宜了这群文官大臣们,安定坊几个坊这几天都成了黑市,一个个见不得人的“赳赳君子”揣着银子趁夜抹黑进来,又是得意洋洋带着各种贵了几倍的金银财帛锦绣玉佩,甚至还有勋贵家的丫头子女。

国都亡了,他们还在想办法发财

不过有一句古话说得好,人在做,天在看被宦官与勋贵们的财富刺激的双眼血红,终于,李自成的目光又盯在了他们这些曾经大明朝权利的最大支配者身上。

这几天,京师的几个城门边告示栏上,忽然贴出来皇榜来,要招前朝旧官入宫,接受塞选,不过有个前提,百官需要脱去前朝官服,换上青衣小帽,豪门奴婢的衣服,才能入宫

可就算如此,依旧是在京师士林引起了极大的振奋。

“到底是宰相需用读书人”

“大顺治理天下,还不是得靠着咱们这些士人”

一声声惊喜的感叹中,尤其是以这个复社周钟最为做作,他竟然是扑腾一下子狠狠跪在了地上,把头磕在地上咣咣作响仰头长叹道。

“圣天子临世太平盛世就要到了”

到处都是兴奋欣喜之情,那些自大明朝亡国之后藏起来的旧官绅又是冰雪消融后的耗子那样,纷纷摩拳擦掌,迫不及待的要再一次粉墨登场。

已经是四月十八了,规定日子凌晨,乾清门口,足足一千五六百前明官员像以往上朝那样,穿着青衣,戴着小帽,等候在宫门口,也没讲究什么时辰,太阳一升起来,守门的军士咯吱一下子打开宫门,这些人又是鱼贯而入。

迎着朝阳,高耸的乾清宫熠熠生辉,一群大顺文人也是拿着账本文书早已经等候在了那里,在那邪明降官讨好作揖攀着同年中,这些文人是傲慢的面无表情摊开账本,一一记录起了这些大明降官之前的官职,姓名,籍贯。

比后世买火车票还配合,大群官员乖乖守着秩序中,才一个多小时,记录就完成了,在龚鼎孳,周钟,魏学濂这些人满怀期盼的目光中,这些大顺文臣是带着账本又进了乾清宫。

然后就没下文了

整个上午,李自成没有召见任何一人,也没有下达任何一道圣旨。

早晨起的大早,不少大臣都习惯没吃饭,等到中午,再春天渐渐高涨的大太阳底下晒着,不少人是开始饥肠辘辘,最初几乎这些大臣为了表达自己“忠心”,纷纷是在外面跪迎,这儿就逐渐的跪不住了,不少人东倒西歪瘫在了那儿。

还为了自己忠臣形象,一直坚持跪着笔直,双手抱着笏的周钟也坚持不住了,扶着发麻的腿,很是艰难的站起来,他是探头探脑,凑合到了看守宫门的大顺卫士身边,小声而急促的问着。

“陛下何时召见我等啊”

“费什么话等着”

连看都没看他,那大顺军居然是直接一鞭子抽在了他身上,抽的自我感觉良好的周大才子一踉跄。

疼的龇牙咧嘴,揉着身上的血道子,这位复社新贵不得不悻悻然的退了回去,可又不敢坐下,再次跪的笔直的挺着笏。

时间又是一分一秒流逝了下来,整个下午,还是没有一道召见,饿的前胸贴后背的前明大臣们甚至坐都坐不住了,有的人直接躺在了地上,日头渐渐落下,有些小官甚至对着另一头大开的宫门跃跃欲试,想要回家了

可就在这功夫,他们终于等来了大顺朝的回应,可惜,却不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官印与官服,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子声传来,忽然闯进来了大队的骑兵,在那邪明旧官惊恐的叫嚷声中,挥舞着鞭子把他们赶牲口那样抽打起来,驱赶向了乾清门门口。

“你们干什么我可是牛丞相的门生”

不满的尖声大叫着,周钟迎来的却是噼里啪啦迎面几鞭子,那头不满意的魏学濂干脆挨了十几脚。

早晨记录的账本派上了用场,还真是人在做天在看,李自成停崇祯夫妇尸骸于东华门,前来祭拜的二三十个官员得到了赦免,还有四十来个在京师口碑不错,的确是清官的官员也一并被释放回家,剩下这些官老爷们,一个个犹如囚犯那样,被沉重的镣铐锁在脖子上,手上脚上,被大顺骑兵抽打着出了宫。

锦衣卫校场,数不清的火盆就像是军阵那样整齐的摆放着,也幸亏锦衣卫刑具库存多,要不还真伺候不了这么多的大人们,一排排被按跪在地上,旋即在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文官惨叫中,一个个重达二三百斤的大枷挨个伺候在了他们身上。

“为何枷我等我等诚信投奔闯王的啊”

顶着个大枷,前户部尚书方岳贡是一肚子不服气的凄厉叫嚷了起来,迎接他的,还是鞭子,噼里啪啦的鞭响下,硬是把这个前尚书打的翻到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