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8章 良心难安(2 / 2)

孟大嫂没有说话,她继续道:“胡说八道是不对的,仅凭一面之词就定罪也是不对的,娘,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我听了想哭……”

孟大嫂还是没有回答,二人继续走,她忽而恍然大悟,试探着问:“娘,我问你一个问题可不可以?”

“当然可以。”

“我有一个朋友,做错了事情,如果你是她的娘。”她小心翼翼:“你会不会怪她?”

“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你爹教过的,你应该还记得,对吧?”那人回眸,低下头来,舒展了眉宇:“所以,知错能改,娘怎么会怪她呢?”

“嗯……”

孟秋又问:“可是,如果她犯的错事,需要用钱来弥补,怎么办?要补很多钱,可是她家没什么钱……”

“可是秋儿,人做了错事,就是会良心不安的。”孟大嫂意味深长:“如果人做了错事,都能心安理得,那人就是像人了,人和象人是有差别的,这是人最该自豪的点。”

“做错了的事,就该尽量改正,至于钱,可以再挣,但要是良心难安,这或许会是一辈子的事儿,你觉得呢?”

孟秋看着那双温柔眼眸,想起曾经某个学日里,有个家境贫寒的同窗丢了自家表哥赠的毛笔,找了半天仍旧未果。

“读书是学识,但学识不等于知理,但能知理一定知礼。”夫子在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说了这样一番话:“孩子们,我希望,你们成为有学识的人,但我更希望,你们是知礼明理的人,因为人只有知礼明理,才不会成为象人。”

那日之后,那同窗的毛笔竟回了原位,没人知道是谁拿回来的,后来那同窗还是想将笔放在原处,大伙儿劝他别放那儿了,他摇摇头,光明正大把笔放好,笑着说了句:“或许那个人只是想借去用用,却又不好意思呢,没事儿。”

她当时其实没有听太懂,因为她一直都是个知理的人。

可今日不知为何,这段话如此清晰,这样深刻,仿佛是夫子昨日说与她听的一般。

“好了,咱们回家吧。”

孟大嫂转身继续走,孟秋拉住了她的手:“娘,我,我有事要跟你说……”

她回头,满脸欣慰,只应了一句:“好,娘听你说。”

这一刻,孟秋忽然觉得上当了,但还是壮着胆子说:“那,那我说了,娘你不能太生气呀,好,你可以很生气,但是你不能竹笋炒肉……”

“好,咱们拉钩钩。”孟大嫂伸出手指,与她约定:“你实话实说,我绝不打你,我要是打你,我就是像人。”

“事情,其实不是那样的,那日我和香儿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