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只要有条件,都会开采。
可是简单的开采利用,跟张异形成的这套产业链完全不同。
“其实这附近的州府,也已经用上了咱们的蜂窝煤,这东西看似比柴火贵一些,但燃烧效率更好,算下来还便宜……
只是目前损耗,物流成本依然是个问题,没有足够的量,暂时压不下来!
不过我相信,按照这个方法执行下去,最多三五年,咱们能看到成果……”
张异给朱标描绘着自己的规划,他选择山东而不是山西,物流成本就是最重要的考量。
大明一旦开启大航海,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输出商品。
明朝的茶叶,瓷器,布料,放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是降维打击的。
但张异觉得不够,各种附加价值高的工业品,也可以成为更加廉价的商品。
茶叶之类的奢侈品,只能影响一个地方的上层。
而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许多工业品,才是控制一个地方国家经济的根本。
东南亚这些地方,大明未必要每个都变成自己的国土,但经济上的影响,文化上的影响。
让他们成为大明经济的一个部分,才是牢牢控制住这些地方的关键。
朱标见他越聊越远,不有莞尔一笑。
青衣宰相!
他在政治上的手段也许稚嫩,但于家国而言,自己这位张家弟弟的本事,完全对得起宰相的称号。
只是他也郁闷,张异对父皇始终存在一丝不信任。
这也导致了他并不想完全在父皇手下,成为一个名正言顺的宰相。
有才而不愿意报效朝廷,是朱元璋的心结。
他目前能能做的,就是居中调节,让父皇与他,总不至于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了,你说的经济学,让本宫想起另外一件事!
就是关于父皇准备发行纸币的事……”
张异闻言一愣,但旋即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大明宝钞其实早就应该提前几年出现,但张异的影响和日本白银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明货币稀缺的问题。
老朱发行的这个货币,张异客知道它的影响力。
简而言之,就是灾难现场。
说白了,古人的皇帝,能懂经济学的没几个,而且身为家天下的皇帝,能够忍得住不用货币收割天下人的也没几个。
金融就是一把无形的利刃,如果没有强大的自制力,也会成为迷惑君王心神的魔刀。
老朱到朱棣,大明宝钞的信用属于雪崩的级别。
张异低下头,想了一下,说:
“纸币的发行,其实本质就是发行政府的信用。
如果陛下言而无信,恐怕会失寒了天下人的心……”
言而无信
朱标闻言愣住,张异这是想要说什么吗
张异没有废话,他将关于经济学,纸币的发行,还有通货膨胀的知识,灌输给朱标。
“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货币的供给大于它的实际需求,而导致的灾难,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等于皇帝在利用自己的铸币权去收割天下人。
这种做法,看似很爽,但其实用的是帝国的经济主权去交换,饮鸩止渴罢了……”
关于货币,货物,市场供给……
张异努力回想自己学到的关于红光经济学的内容。
他并非经济学的专家,可仅仅是给统治者,或者说未来的统治者一点警戒,也是可以的。
朱标越听脸色越凝重,原来货币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权柄
“你是不是意有所指”
张异的暗示,朱标其实早就有错觉察。
“能够控制住发币的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陛下……”
他将他说经历的那段时空中的朱元璋和朱棣的事情说出去,朱标低头沉思了好久。
纸币,发币权。
这个权力得到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不过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
不懂得克制,帝王等于空有一把神兵,却自己糟蹋成破铜烂铁。
可是如果纸币又是社会生产发展之后,必然会出现的东西。
金银等贵金属,随着贸易的发展,会逐渐跟不上,纸币是必然会出现的。
事实上,从交子开始,其实纸币已经出现了雏形。
张异经常用的户部官钞,或者民间一些大钱庄的银票,大抵也是如此。
可是朝廷的大明宝钞,信用会如何
终归还是要看帝王的水平。
“你的意思是,用金银锚定纸币……”
“嗯!
纸币的本质就是信用,可是信用不是空口无凭!
没有锚定物,百姓凭什么相信朝廷发的那张纸能买东西
用发币收割百姓,百姓也许会吃一时之亏,可朝廷却真正失去了信用,再也无法建立起有利于天下发展的货币体系……
那到头来,其实真正吃亏的,还是朝廷自己!”
“本宫明白了,你回头给本宫写一封建议,还有搭建货币体系的提议!
这件事,本宫一定会禀告皇帝!
不过,将这个经济体系搭建起来,其中的琐事实在太多,恐怕又要辛苦你了……”
张异闻言,也是头大。
金融这种东西嘛,他自己也不想轻易涉足。
他真做了这件事,恐怕自己距离当宰相也不远了。
不过既然是自己提出来的,他就有义务将这件事给办好。
“人不能分心二用,贫道现在忙的事,同样是大事,殿下,如果您真的信得过,贫道给您推荐一个人……”
“谁”
“姚广孝!”
朱标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姚广孝的命运轨迹,他也是知道的。
一个整天想着造反的疯子,张异却要推荐给自己
“姚广孝也许是疯子,但他也是天才,殿下,贫道可以保证一件事!
他的才能,绝对压得过胡惟庸,汪广洋之流甚多。
哪怕比起刘基,李善长,也绝不会逊色!
当年陛下用一道圣旨,强行将他变成贫道的徒儿,
贫道这些年与他相处,越发觉得他的恐怖。
您只看到这些年春秋学院蓬勃发展,可贫道这懈怠的性子您也知道。
真正推动春秋学院发展的,其实是他……”
张异对于姚广孝的看法,并没有随着这些年跟他朝夕相处而打破光环。
相反,跟许多历史人物打过交道,他越发觉得这位传说中的妖僧极度可怕。
姚广孝在他心中的评价,已经逐渐提高到了刘基那种程度,甚至……更高。
他在数学方面的成就很高,但对于物理学,化学之类的学科却没有多少兴趣。
这货最喜欢研究的,就是哲学,尤其是张异删改过的马列……
不过其实,作为一个有心治世的天才,姚广孝在经济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甚至,比他好!
张异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他的优势在于自己变态的记忆力,还有来自于后世之人眼界。
但很多学科,并不是你记得住,就能学得透。
他之所以拒绝老朱成为青衣宰相的决定,也是知道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里。
姚广孝在治国方面,就是比自己强。
这点没有什么好讳言的。
朱标见张异十分认真的去推荐,他自己也陷入沉思。
“殿下,在我所见的时空,此人虽然确实参与造反,可那也是因为朱允炆太过脑残!”
朱标脸色尴尬,朱允炆这个不存在的孩子,毕竟也是他的儿子。
被张异指着一个不存在的儿子骂,实在有些难顶。
“而且姚广孝跟着新皇登基之后,皇帝以美女诱之,他依然不改其志向,入朝则为僧人,下朝,又是出家人!
这种心怀天下,却不慕权势的人,不是陛下心目中最好的人选”
朱标回想起起来,锦衣卫这些年对姚广孝的监视。
作为张异亲口验证的反贼,老朱对他其实也有一丝好奇。
姚广孝的能力,朱元璋看在眼里,朱标也是知道的。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很想跟这个人接触接触,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北京瞧瞧”
顺天府,此时也被皇帝正式封为北京。
张异此时才明白,朱标来看自己,只是顺路。
他真正要去往的地方,是顺天府。
“此人如果是本宫当了皇帝,倒是有兴趣用他一用,不过父皇的话,本宫不敢说……
既然你对姚广孝如此推崇,就跟本宫顺路去北平看看”
张异正想说自己要忙,朱标笑着打断他:
“你自己也说过,一个组织如果离开某人就不能运转,那是失败的……
这矿上,你将该做的都做了,这样吧,本宫做主一回,给你调一个能人过来,他保证会配合你执行好这件事!”
张异点头,朱标既然说给他找个人,证明皇帝已经将这个人找好了。
“你先休息一下,他明日应该会来!”
朱标卖了个关子,二人开始闲聊起来。
也有许久不见,朱标和张异聊得十分开心,等到第二日,张异被外边的喧闹吵醒。
朱标比起张异可勤快多了,他早就起来,而且将矿上昨天没去的地方走去了一遍。
张异说的事,却通过朱标的嘴,正转述给他身边人。
那人身着官府,看着品阶不高。
“空印案,父皇念你是个人才,没有处置你。
可你也不免丢了知府的位置,只能从小官做起。
如今他将你调到这来,也是给你一个机会,你好好守护和见证这里的一切……”
朱标说完,那个官员低下头,答应一声。
官员身边,还有一个青年。
他率先回头,发现了起床的张异。